在社交平台上能想说啥就说啥吗?
“反正是自己的账号,想说啥就说啥没人管得着。”生活中,不少人抱
新消息报 2023-06-28 10:20:01
(资料图片)
“反正是自己的账号,想说啥就说啥没人管得着。”生活中,不少人抱有这样的想法,可是,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。6月27日,银川市兴庆区法院就发布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。 在兴庆区法院最近审理的张某与王某网络名誉权侵权纠纷案中,王某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多条动态,对张某进行侮辱、造谣、诽谤,并散布谣言称张某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,发布涉及张某个人隐私的内容,对张某的隐私权、名誉权造成了一定损害,严重影响其生活与工作。张某多次要求王某停止侵权行为,但王某均置之不理,张某一怒之下以侵害网络名誉权为由将王某诉至兴庆区法院。 因涉及个人名誉和隐私,承办法官与法官助理提前明确案件调解思路,确定调解方式方法。诉前调解过程中,因被告无法到庭,承办法官在充分征得原、被告同意的基础上开展线上调解,并向被告释明法理。经过几天的持续沟通和劝说,被告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侵权行为,同意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,同时在该社交平台上发布对原告的道歉视频并持续七日。 法官表示,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展,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害网络名誉权主要从四个方面认定: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?行为人发布的信息或所作的陈述是否客观真实,且有没有包含侮辱性的内容?是否有被受害人以外的人知悉?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过错? 该案中,被告在社交平台散布涉及原告的谣言及隐私信息,存在虚假、侮辱性内容,对其隐私权、名誉权造成一定损害,从发布的信息内容及点赞、评论数量来看,足以使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,被告的行为与原告名誉权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。同时,社交平台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,也具有传播速度快、受众面广等特点,被告发布的信息被多人知悉且人数无法预测,被告的行为具有主观过错,给原告造成的损害后果无法估量,因此被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(记者 王若英)
“反正是自己的账号,想说啥就说啥没人管得着。”生活中,不少人抱
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---近日,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,税务部门实施
人民网杭州6月27日电(记者郭扬)“浙江省地方标准明确了共享法庭是一项
2023年6月27日泰恩康连续5日融资净偿还累计1111 8万元
退市股受追捧,光一退四个交易日股价翻倍,豪赌还是爆炒?,股票,涨停,
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,按照国家医保局的部署,由湖北省
1、钢铁圣斗士是动画原创的人物角色,漫画中并未出现,后期基本是按漫
雪铁龙通过在英国市场上推出新款C5Aircross来加强其SUV攻势。起价仅为2
hello大家好,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张国强演过的电
唐盛唐中唐晚唐如何划分,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何划分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
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在线观看,星球大战5这个很
如何删除word最后一页空白页删不掉,如何删除word段间空白行这个很多人
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一度上涨3 2%,成分股金山云涨9 4%,蔚来汽车目前
美国游戏键鼠制造商Finalmouse近日发布了一款名为UltralightX的超轻游
离婚!资产5亿IPO融资8亿!致远电子实控人的资本故事和人生,比想象的